发"外资修理民企.全民分红先.国企修...天堂"后网现:央企凶猛 |
作者:卧野观天 原文网址:http://qqggqqmm.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24.html
观察:
2010年04月15日 上午04:30,卧野观天发贴:
假设a:外资修理民企→全民分红先→国企修理外资→科技高效→天堂
十小时后,网络上出现,上海国资的《央企凶猛》,时间是2010年04月15日 14:38,
网址-- h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00415/14387757598.shtml
现附上二文,目的是启发启发启发...同志们,认清人民现在之行为,未来之道路。
假设a:外资修理民企→全民分红先→国企修理外资→科技高效→天堂 |
作者:卧野观天 原文网址:http://qqggqqmm.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5.html
假设a:外资修理民企→全民分红先→国企修理外资→科技高效→天堂
论述暂略......
本站全民分红相关论述、思想及文章:
【标题】人民已觉醒、剥夺不罢休、难道中国要流血?- 江西李建军
【标题】再鼓50%全民分红:捆绑国营兴衰科学社会产消幸福共产*挑逗社科院僧众
【标题】两会议案包治百病:全民所有制"国企"红利的50%按月摊给全民分红*下年度
【标题】09/10/27人民90%否定收入分配改革-应加全民所有制利润50%月分红
【标题】沉痛悼念孝女杨元元硕士!纪念毛远新在教育革命经验会上的讲话
【标题】09/10/27人民90%否定收入分配改革,应加全民公有制利润50%月分红
【标题】可杀剥削投机者的镰刀铁锤与人民币等权或高权,都可购住房
【标题】向网络全世界的声明:“卧野观天”暂时改名为“全民分红旗手”,保留原名权利
【标题】人民已觉醒、剥夺不罢休、难道中国要流血?- 江西李建军
【标题】2010首创国家学说:政府和军队仅能吃税,全民/国有资产&收益全归民
央企凶猛 |
种种迹象表明,国企改革的重点,已从1990年代的大踏步退出变为有进有退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延续一年之久的央企强势扩张尚无收敛之势。
目前,“国进民退”的讨论亦引起高层深度参与。但不管官方是否承认此判断,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央企扩张的边界正在急剧消失。
钢铁、煤炭、石油、化工等众多产业以整合为由被纳入央企版图,就连牛奶、房地产、金融、证券等亦见其大手笔身影。
行业以外,地方政府对高攀央企非常热衷。“对接央企”已成为地方政府口中的热词之一,各地都在以与央企对接为荣。
据媒体报道,仅在辽宁一省,有近4成的国企被纳入央企。在环渤海的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区,能源、重化工领域均呈央企猛烈扩张态势。
可以说,央企的大小并购,已成合纵连横之势。其中,尤以央企在房地产市场接连扮演“地王”角色,被舆论视为推高房价的幕后推手。
面对此种情形,国务院国资委频出重拳予以约束。3月18日、3月19日,国资委连续两天召开会议,要求78户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必须在15个工作日内制订有序退出房地产业的方案。
央企担纲保八主力
此前,市场曾普遍猜测,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做大做强的号召和2010年缩减央企至80-00家的时间表让央企疯狂跑马圈地,以图自身存在。
不过,最为直接的原因是,金融危机时,央企临危受命,被中央赋予了“保八”重任。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央企强势扩张的动力。
可证的事实是,金融危机开始后,政府向央企注资的新闻就不绝于耳,一个偏远省份的央企,也能拿到需要“马上花出去”的十几亿元资金。
“经济增长在8%左右,成为我们从上到下压倒一切的硬指标。中央的要求是要有力度、要迅速扭转经济形势。”一位大型央企负责人对《上海国资》表示,“在这个硬指标下,正在做的主辅分离、调整结构、收缩层级都暂时放在了一边。”
在此项政策引导下,无论是“4万亿投资”资金还是宽松货币政策下银行的信贷资金,近9成被央企所得。比如,中国中铁(5.74,-0.01,-0.17%)(601390.SH)、中国铁建(8.39,-0.05,-0.59%)(601186.SH)就占据了6000亿铁路基建投资的主要部分;中国南车(5.54,-0.10,-1.77%)(601766.SH)、中国北车(5.56,-0.09,-1.59%)(601299.SH)共享今后两年3000亿元的铁路机车车辆购置投资;中交集团则成为了1万亿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得益者。
“这是特殊国情决定的。国家发改委的4万亿要投下去,必须有机构来执行,以保证保八目标的实现。而决策层认为,能够准确、迅速执行政策的只有央企。”上述人士表示。
《人民日报》评价央企时称,“中央企业靠得住,信得过,拉得动,打得胜。”
于是,体量一夜之间增大的央企开始大范围寻找扩张和投资机会,并不惜大举介入以前小心翼翼的完全竞争性领域。
至此,市场发现,央企借经济危机完全翻身,已不再是多年前那根会在大热天下慢慢融化的冰激凌。
种种迹象表明,决策层对国企改革的思路已做出调整。只是金融危机让一切看起来更加明显。
国企改革思路
据《上海国资》采访所得,与市场猛烈的批评声比起来,多位国资国企领域的专家认为,央企的扩张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原中化国际(13.00,-0.36,-2.69%)副总裁潘跃新对《上海国资》表示,民营经济要对抗强大的跨国企业尚需时日。“只有让央企强大才能稳定资本,才能在对抗当中保持基本的均衡。”
他说:“如果一味国退民进,那现在的民营经济和西方经济体相比,只能是砧板上的肉,中国经济便会在任何经济危机到来时异常危险。”
原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吴天林对媒体表示,加入世贸后,直接面对世界性大公司的竞争时,指望民营企业在短时期内成长起来以与之抗衡是不现实的。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亦曾对外表示,“在南北竞争的背景下,在西方国家独占、主导、垄断的前提下,你只能培养自己的500强航母,而不是摧毁它。我们自己的老国有企业可能因为老体制生锈了,你可以给它除除锈,改革机制,卸掉包袱,让它向新型企业转变,但绝对不能把它变成私营企业。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把国家脊梁真正培养起来。”
加上临近俄罗斯国有经济私有化几乎导致其工业经济崩溃的现实足以给中国决策层很大的警醒和借鉴。
而中国国企在私有化过程中不断出现了种种问题。
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决策层下定决心调整19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重点,从以前的大踏步退出变为现在的有进有退。
况且,近几年社会保障资金的庞大缺口、养老、就业、调整结构的压力、奥运和世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均需要大笔资金,这都使央企地位日隆。
“政府需要投资拉动经济,如果给民营企业,他们会听话地一起去投资基础建设吗?要支持社保,要划转股权,可以说划就划吗?显然不可能。”潘跃新表示。
出于对内和对外因素的重重考虑,尽管非议越来越大,央企却日益受到政策关照。
合纵连横
在金融危机之前,央企的本意仍是想遵照国资委的意见,通过主业扩张达到做强做大的目的。
一位央企负责人对《上海国资》表示,与市场上体量大的央企就不服国资委管理的说法相反,实质上,国资委的政策导向性很强,“如果考虑到一项决策对企业有利,但国资委可能通不过,我们通常不会去做”。
迫于行业排名的压力,前几年的央企扩张多倾向于实体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更多的是纵向并购。打通上下游产业链是央企当时的雄心。
此期间的代表是中国铝业(13.42,-0.02,-0.15%)(601600.sh)。中铝在境内先后收购陕西有色金属集团、湖北大冶有色金属公司和福建瑞闽铝板带有限公司,控股兰州铝业、云南铜业(28.41,-0.29,-1.01%),重组河南中迈铝业、上海有色,控制铝土矿权,将它们并入产业序列。2009年开始海外并购,收购力拓9%股权,并加紧布局海外采矿。
据《上海国资》了解,央企类此基于产业链并购扩张通常会向国资委明确汇报,内容包括通过并购能否实现产业集中?在产业链条中缺少哪一环节,能否加快整合等等。
“国资委通常希望央企能通过并购由弱变强,所以强强联合的一般不能通过,亦甚少进入纯竞争性领域。”北大纵横咨询合伙人陈凡对《上海国资》表示,央企当时的并购申请往往如政府政策所愿,注重提高核心竞争力。
即使是在鼓励进入的新能源行业,央企亦显得相当谨慎。最明显的是风电行业,因国资委认为该行业属投资过剩,风险很大,希望行业内企业互相并购。行业外的央企便很少进入。
不过,到2009年,央企的上下游产业链已无限延长。
最为典型的是国家电网公司对其上游辅业资产——企业许继集团和平高集团的逆流收购。
平高集团和许继集团是中国电气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平高集团主要生产高压电气开关设备,国家电网一直是平高电气(18.01,0.00,0.00%)最大的用户,每年的采购量占到公司全部订单的60%以上。许继集团是生产中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继电保护和输变电设备的老牌企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对此表示,“这有违2002年国务院电力体制改革精神。”国务院2002年曾制定电力体制改革方案,确定了“厂网分开”、“主辅分离”、“主多分离”、“输配分开”的改革方向。
但国家电网以“做强做大”为由反驳,并最终在今年2月得到国资委批复。
与此同时,行业内大规模整合开始。河北钢铁(5.18,-0.03,-0.58%)业的整合力度即让业界叹为观止。此次整合相当快速,河北钢铁集团在揭牌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发起整合战役,并一举成功。上市交易仅2个月后的3月23日,河北钢铁再次公告,收购中信泰富持有的石钢80%股权,进入特钢领域。
“在产量上已雄居国内第一的河北钢铁集团,将要挑战传统老大宝钢,目前迫切需要的是强壮体魄,石钢这一特钢钢厂的进入无疑提供了弥补这家以建材、板材为主的钢铁老大的高端产品发展潜力。”钢铁业分析师表示。
国企整合气魄可见一斑。地方政府趋之若鹜。
“央企在地方政府眼里有很多的光环。地方政府能获得巨额资金、政策资源、行业准入,GDP增长,两者一拍即合。”诸多市场分析人士表示。
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对《上海国资》表示,资金不是主要原因,与央企合并能极大提高核心竞争力、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小舢板必须要和航母在一起,否则就没有发展空间。”
主辅模糊
此外,央企正在进入完全竞争性领域。
高利润的房地产让央企“地王”层出不穷,成为众矢之的。3月18日、3月19日,迫于舆论压力,国务院国资委连续开会,确定16家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要求其余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
这不是国资委第一次要求剥离房地产辅业,但却是7年来力度最弱的一次。
早在2004年,国资委发布《关于中央企业房地产业重组有关事项的通报》,决定由中建、招商局集团、中房集团、保利集团、华侨城集团等5家企业进行整合中央企业的房地产资源。2006年,国资委又出台了《中央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强调限制非主业投资。2008年,国资委第3次提出剥离房产辅业。
多家证券公司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此次管制名紧实松,力度低于预期。”
“此次国资委发布的16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央企名单,其涵盖范围之广超出我们的预期。”宏源证券(21.49,0.23,1.08%)研究中心分析师李丹表示。
据初步统计,2009年,16家央企房地产板块的资产总额为5616亿元,占全部央企房地产板块资产总额的85%;销售收入1899亿元,占全部央企房地产业务销售收入的86%;净利润为188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房地产业务净利润的94%。
这表明,从规模上看,此16家企业的房地产业务占据了央企房地产业务总额的绝大部分。因此,事实上只有少数央企会受到此政策的约束。
不仅如此,据《上海国资》采访所得,房地产业在央企中地位非常特殊,断难以剥离。
一些央企本身占有大量的土地,最初从事土地和房地产开发,是为消化当年历史遗留问题、平衡改革成本。直至现在,这项功能依然还在。
林益彬表示,国资委对非主业领域采取的方式是适当控制,但不会绝对化。“干净剥离房地产业务不现实,也做不了。”
潘跃新对此予以证实。“房地产涉及的面相当宽泛,从土地储备、开发、到房地产建设、销售,整个上下游产业很长,央企在某一环节进入,从国资委政策上来说,并没有严格限制,这有何不可?”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顾云昌解释,“央企也是企业,也要盈利。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和宽松的信贷政策都保证了央企资金量的充裕。在目前出口受阻、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的经济形势下,资本必然会流向销售火爆、高利润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自然成了央企避险的投资方式和新的利润增长点。”
事实上,不仅为了盈利,规模做大也是央企投资房地产的重要原因。
“目前有些央企下属的地产公司已经形成规模,比如中信地产将中信集团原有的3家地产公司整合之后,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市场,占据了南方市场的半壁江山。这对整个中信集团来说也具有领跑意义,这时候让它剥离地产业务根本是不现实的。”易居研究院北京副所长牟增彬认为。
“剥离房地产业,国资委前几年没能做下去,现在更做不成。”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断定。
央企何处去?
颇为吊诡的是,在得到政策无微不至的关照后,央企目前采用的竞争手法却并没有违背市场规则。这让其运作增添了合理性。众多央企以此反驳非议。
林益彬亦认为,单从运作方式来看,央企的做法无可指摘。“如果看好某个领域具有投资价值,又不依靠行政性手段强势占有,央企为什么不能做?”
但正略钧策管理合伙人崔自力对此表示反对:“让一个巨人和一个小孩自由竞争,你说这是不是市场化做法?
央企以这种似市场非市场的暧昧方式发展,带来的结局将是怎样?
有数据显示,占有社会资源60%以上的国有单位,每年对GDP增长的贡献不足30%,吸纳的劳动力不到20%。而占有资源不到40%的非国有经济,其创造的GDP增长近70%,吸纳的劳动力更是在80%以上。
“大的企业能凭垄断地位带来既得利益,在产业领域没有动力更新,就相当于里面的凝固剂,没有活力,而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活力是很重要的。”崔自力说。
“央企扩张到一定程度,会把所有的养料都吃下去。今年它拿到了400亿元贷款,明年就期待拿到600亿元,而为了维持不断扩大的规模运转,必须需要更多的钱。这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极大地破坏经济生态。”独立财经撰稿人叶檀对《上海国资》表示。
但现实是,尽管不被看好,因为决策层改革思路已调,央企在近几年之内断难以收缩。
“央企3——5年之内业绩将非常好看,未来即便出现经营危机,它将以更大的扩张来掩盖其资本回报率不高的事实。”祝波善说。
插入
争辩国进民退
国进民退的是与非现在还无从下结论。
“在整个经济盘子里,如果持续多年,可能会没有这种过国进民退的问题。在一些重要资源、产业领域可能看到央企的身影比较多,但其他领域,民企做龙头老大的也不少。”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林益彬对《上海国资》表示。
他认为,现在央企扩张总体上是合理的。“总户数在减少,规模陆续扩大,这是大势所趋。现在央企的规模与国外巨头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林益彬认为,只要立足于主业,以提高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自身实力取得投资机会,便应予以鼓励。“在民企发展的时候,国企并没有说它不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并不是仅仅针对外资和民企。”
原中化国际副总裁潘跃新亦表认同:“从30年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下来看,总体说是在国退民进,至于在市场化过程中,做为单个企业发展,可能在某个特别时期,某一个特别的行业发展比较快,现在国企或者说央企发展快一些,只是局部现象,大的趋势仍是民进国退。”
相对于国企专家的平和,市场分析人士态度则甚为尖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许小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进民退”和中国过去30年的改革开放背道而驰,需要尽快地停止这一趋势。
独立财经栏目撰稿人叶檀亦表示:“国进民退获得了理论、资金与行政权力的支持,央企正在向恐龙集群迅速进化,他们正在吸取绝大部分的社会资源,并使中国市场的价格系统彻底紊乱。”
<<专家观点>>
央企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赵 晓 曲莹姗/文
2010年3月15日,央企“三地王”在北京“惊艳”亮相,央企一夜之间再次被推到全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之上。即便国资委在事后迅速做出叫停78家非房企主业的央企进入房市,但风波仍远远没有平息。
导致房价无穷飙高的根源究其本质是土地垄断导致市场供求的严重不平衡,而央企天价拿地并不能算是推高房价的最终决定因素,它充其量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相信对于这一些,民众并非完全不知,但为什么最终还是对央企拿地王反应激烈呢?个中原因在于,央企强势及无边界扩张已超出了社会的承受力。
对于国企和央企经营界限问题,国资委曾明确指出:“国有企业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事实上,以目前的情形而论,国企“不为”的领域少之又少。但凡是有利可图的行业,尤其是对于那些暴利性行业,更是惹得国企纷纷往里钻。国企尤其是央企凭借与民企不平等的金融资源、土地资源、政策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优势,不断越界。
长此以往,会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原则,严重损害资源配置的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本应是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但国进民退并非不是因为国企效率更高,而是国企可以凭借得天独厚的政策扶持和行业垄断获得高额收益,保持低效率运转并实现扩张。经济学所说的帕累托最优在这种情况之下根本无法实现,社会福利的流失绝对需要引起警惕。
国企不应忘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央企应活跃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搞好主营业务的研发与技术创新,绝不应当为了趋利而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经管学院
央企扩张只是局部,无改国退民进趋势
——访原中化国际副总裁潘跃新
《上海国资》记者 王铮
面对市场种种高亢的批评和非议,央企负责人甚少出来表态。因为即便是一些有限辩解的声音,也会招来另一轮更猛烈的反驳声。
“我很奇怪现在一些批评的声音都很偏执。”原中化国际副总裁潘跃新在接受《上海国资》采访时表态。
潘跃新现在的身份是律师,同时还是江铃汽车(22.48,0.31,1.40%)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顾问。他认为央企扩张有合理性:“为什么不挣钱的时候,就说国企腐败、无能,现在能挣钱了又不行呢?没有这种道理。”
央企是中国经济的保证
《上海国资》:作为一个在央企工作过的负责人,您怎么看待央企的本轮扩张?
潘跃新:用“国进民退”来形容央企扩张有失偏颇。从历史的角度看,在30年前完全没有民企,都是国企,30年后民企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从一个大的时代背景看,是国退民进。即便现在央企的扩张,也是一个局部和暂时的现象,无改国退民进的大趋势。
《上海国资》:但是市场批评的是,央企的扩张得到了政策偏袒。
潘跃新:社会上对央企不满的诱因主要是4万亿投资诱发的。但这是央企的特殊性造成的。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投放4万亿到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国企是最为快捷的。中国不能让经济出现大问题,只有4万亿投资迅速投放才能达到保八的目的。但中间肯定会有变数,比如会有一些资金流向房地产,但至少是可控的。假如由财政一层一层放下去或给民营企业,在现时的背景下,都不如由央企直接投资更迅速更有力度。
《上海国资》:银行贷款也大部分流向了央企。
潘跃新:银行贷款流向央企不能说是政策偏袒。现在的银行也是企业,都是股份制企业了,“锦上添花”是银行的性格。对于有实力、信誉好的民企,银行也是追着贷款的。它放给大企业和小企业一样,都要经过繁杂的程序,小企业风险还很大,那当然放给大企业。银行是从其资金安全角度考虑,不是政府要求的。
《上海国资》:市场评论,央企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和无边界的扩张。您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潘跃新:央企并非无边界扩张,重点仍然是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资源领域,或者是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和大型制造业方面。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央企就应该强大。现在社会一些经济专家的观点,好像是要全面消灭国企才算真正的市场化。现阶段,如果中国经济真正全面私有化,那对抗西方经济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在经济危机时,谁来面对贸易壁垒、贸易竞争?客观地说,虽然民营企业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发展,但要在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中胜出尚需时日。目前国企有这种对抗经济危机和西方经济的使命,也有这种能力。强调一句,现阶段,只有国企强大才是中国经济的稳定的基石。
央企退出房价也不会跌
《上海国资》:那您对民营经济发展持什么样的态度?
潘跃新:民企应该繁荣。繁荣和强大是有差异的。民企更多地参与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等领域,就是各领域全面开放,民企的发展也需要假以时日。2009年创业板的推出,还有各地成立中小担保公司已从政策上放开,这都可以当作中央对民企融资难的适度补偿。当然,民企数量多,对资金的需求量非常大,不可能全部满足,但不能说中央没有不顾民企死活。
《上海国资》:怎么解释现在央企进入房地产领域?央企是不是应该更关注自己的主业?
潘跃新:央企的确有主业和辅业之分。就如中化集团,房地产业就是辅业,而且也上报给了国资委。主辅业的划分并不等于央企要干净地退出所有辅业。任何企业都有逐利性,央企也一样。央企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人每年考核的压力很大。为什么房地产利润高,央企就不能进入?要说央企把房地产炒高了,更加没有道理。房地产价格高有很多因素,央企只不过是行业参与者。即使央企全部退出,房价也跌不下来。而且,话说回来,央企是可以调控的,它在房地产业突进,政府要收的话,是能办到的,比较好控制。
《上海国资》:央企不完全听国资委的吗?
潘跃新:不能这样理解。集团层面的任何一个重大决策都有严格的过程,要符合国资委的主业投资政策,比如中化集团不会突然做出进入汽车业的决定。对于集团领导来说,国资委的政策导向有明显的影响,往往不会做太超出主业领域的投资决策。但上市公司不同,上市公司是董事会决策,比如中化国际(600500.SH)要进入一个新领域,董事会通过就可以,不经过国资委。
《上海国资》:央企现在是以盈利为目的,它为什么不在保障性住房方面多发挥些作用?
潘跃新:以前国企不挣钱的时候,人们说国企腐败无能,到了新世纪(51.18,-2.78,-5.15%),国企强大了,能挣钱了还是不行,被说成和民企争利。央企也是企业,利润高的领域一样想进入,也应该一样能做。
《上海国资》:央企追求高利润只是希望通过考核吗?
潘跃新:做过央企的都知道,每个职工,从上到下,都是打工的,董事长、总裁也只是这个序列中的一环。央企的负责人不会把自己想象成真正的企业老板,每年的利润拿多少出来给自己分红。至于央企的利润,拿多少钱给医保、社保,拿多少钱上交国库,这不是央企负责人所能控制的,他们也不关心,反正企业是国家的。但是央企每年都有经营目标的考核,这是硬指标,很严格,压力相当大。央企负责人必须要通过经营成绩获得认可,这是最现实的。
央企扩张背后
如果央企的强势发展已经对民企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有了减少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的趋势,则违背了它建立的初衷
周立/文
相比于十年前亏损衰落的形象,央企地位和实力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现有的143家央企正掌控着中国航天、航空、能源、通信等各大国家经济命脉,多为各行业规模超大的龙头企业。2009年中国入选世界500强的43家企业中,85%以上都来自于央企。
相伴实力而来的是,央企扩张之势风起云涌,争议随之四起。
央企嬗变
时间倒回去10年。
当时,2/3以上国有企业亏损,在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的5.8万户国有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为近千亿元,亏损额年年高幅度增长。“挽救”国企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的热点话题,亦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从当时起,政府不惜重金投入对国企进行减负和扶持。
2003年国资委成立后,国企改革沿“兼并重组”、“整合”取代“拆分”、“消除垄断”的方向进行。这些改革有效促进了央企的成长。
另外,国家在启动贷款和补助扶持方面也明显的偏向了央企。央企的融资成本低,易获得廉价信贷等待遇是民营企业难以享受到的。从2003年到2006年间,仅仅3年间,国资委所管辖的央企就由236家整合成了149家。在2006年,央企利润首次突破1万亿,有19家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比2003年增加了10家。今年3月份刚发布的数字显示,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6586亿元,同比增长44.7%。
渐趋垄断
2008年,140多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652.9亿元,中国石油(13.23,0.26,2.00%)净利润1144.31亿元,中国移动盈利1127.93亿元,中国工商银行(4.95,0.00,0.00%)税后利润1108亿元。中国石油的国内原油产量占全国的57%,天然气国内年产量占全国的80%,炼化产品占全国40%以上的市场份额,中国移动控制着4.57亿户的移动通讯。
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胃口超大的央企们已在各自所处行业居于垄断地位。这并不奇怪,随着重组改造的进行,央企数量越来越少,体积越来越大,并且由于有着实力雄厚和贷款相对容易的优势,大量的民营企业被央企收购或者兼并,这样做大做强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了垄断。
国进民退?
面对央企的垄断优势,民企的前途变得难以确定。
针对央企和民企发展方向的讨论日益频繁,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要让国有经济绝对控制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
但立刻有两种声音出现,一部分人认为国企的职能是提供市场自身不能或不愿提供,但市场运行又必不可少的公共产品,如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契约执行、财产保护、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基础设施等,企业则负责提供衣食住行所需的私人产品。而另一部分人则反对说根据中国宪法和国情,理当对七大行业进行掌控,收缩战线的同时进一步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
央企是“国资”,不管它怎么发展、盈多少利,最终的目的还是要为中国社会服务,它的使命是促进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为民企的发展创造一条平坦的幸福大道。但是如果央企的强势发展已经对民企的发展造成了威胁,甚至有了挤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的趋势,则违背了它的初衷。
央企和民企,就像站在天平两端的秤砣,央企既不能让民企沉下去也不能让它过于高高扬起。它们的发展只能是一个适时度量的动态过程,过一分则减,差一分则进,依据市场和国家策略而改变,时时保持央企与民企的相对平衡。
例如房地产业,目前央企的资产退出预期将成为2010年的必然趋势。之前采取的刺激政策,要“保增长、调结构,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因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但从目前企业利润等核心指标来看,当前经济必将全面回暖,刺激政策的退出已经毫无疑问。近期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明显看到了这个倾向,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上调了两次,今年的财政政策也必然会将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向民企。民企今年或将有机会与央企一拼天下。
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顾问
(转载需注明来源出处)
【最新热榜 主题词】热门,Top,best,黎阳,Blogger博客,blogspot,Blog,【推荐快讯 今日热点】田忠国,陈绍基,许宗衡,李泳,毛泽东时代网,十七届四中全会,电视主持,以色换官,jj,BT,Tags,buy,computer,以权谋色,链接,免费链接,交换链接,PR,游戏,引用此贴的链接,【热门搜索标签】杨佳案,杨佳最新,杨元元,国庆60周年,庆典,李劲松 艾未未 李天天,刘晓原,傅德志,屠夫,加久,朱明勇,邓玉娇,严晓玲,葛丽英,方静,美女,阿忆,彭北京,文革,征地 拆迁 从容 今日股市行情,刘子龙,思宁,cn,cctv,Javascript,css,hack,seo,人性 风暴 免费,Feed,Atom,谷歌 雅虎 百度 提交网站、add,url,Widget,pingback,backlink,最牛博客,link,ping,blog,qq飞车,乌有之乡,迅雷看看,博客营销 博客工具 博客技巧 博客赚钱 博客推广优化,周星驰,房价下跌,林彪,森林原则 创业 民工潮,文化大革命,失地 腐败,韩寒,上访 投诉 视频 聊天 交友 林妙可 杨佳妈妈 联合国 qq,youtube,nba 热门 毛泽东,张宏良,胡温,股市最新,改革,奥运最新,达赖,下岗,失业,南方周末,真相,城管 黄光裕,中国特sex,中国移动,建设银行,期货最新,郎咸平,清风庶人,乌有之乡,石油,物价,武当宗师邋遢道人历史上真实的张三丰,奥巴马,总统,陈水扁,马英九,tag cloud,code,51,刘晓庆,刘亦菲 范冰冰 章子怡 张柏芝,饭岛爱,汤唯李湘,很AV,王菲 赵本山 宋祖德 小沈阳 陈冠希 性爱,girl,trackback,xvn,莫斯科地铁爆炸,曝光 绯闻 拉登 恐怖 大事故 低俗,【更多精彩】
1 提交资料/留言/评论:
I do believe all the ideas you have offered to your post.
They're very convincing and can certainly work. Nonetheless, the posts are too short for beginners. May you please extend them a little from next time? Thank you for the post.
Feel free to surf to my web-site; website
发表评论